供应:无限制
关键词:酸碱回收系统 工业废水 双*膜电渗析 均相膜电渗析器 扩散渗析 化工废水处理
联系咨询
利用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离子交换膜使溶液中的溶质由高浓度一侧通过膜向低浓度一侧迁移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以浓度差为动力,所以也称为浓差渗析或自然渗析。它主要用于有机和无机电解质的分离和纯化。在环境工程方面目前主要用于酸、碱废液的处理和回收。 19世纪50年代初,英国化学家T.格雷厄姆开始系统地研究溶液的扩散作用,随后又研究了不同溶质通过半透膜(羊皮纸或棉胶等制成的薄膜)的特性,发现一些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能通过半透膜的细孔,而较大的胶体粒子不能通过的现象。格雷厄姆称此现象为渗析。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设备称为渗析器,常用于胶体溶液的浓缩以及核酸、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提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的扩散渗析器。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器由离子交换膜、隔板和夹紧装置组成。离子交换膜是渗析器的关键部件,可根据不同用途选用不同的型号。隔板是膜的支撑体和水流通道,隔板材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塑料和橡胶等。夹紧装置常采用铁板、螺栓或液压部件,把膜和隔板组成一个整体。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其固定基团带负电荷,只允许阳离子透过,而阻挡阴离子;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则相反。虽然阳离子交换膜有阻止阴离子通过的选择性,但是氢氧离子(OH-)却能通过;而氢离子(H+)同样也能通过阴离子交换膜。酸根离子和H+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后结合为酸;金属离子和OH-分别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后结合为碱。利用离子交换膜的这种选择透过作用,可以分离有机胶质、无机电解质,回收酸和碱。 原理 扩散渗析是依靠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进行溶质扩散的。根据斐克扩散定律,通过膜面积为S(厘米3)的物质与膜的两侧溶液的浓度C1,C2(摩尔/厘米2)有下述关系: ΔQ=KS(C1-C2)=K·S·ΔC式中Δ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物质数量(摩尔/秒);ΔC为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摩尔/厘米3);K为扩散系数,其值与膜本身以及膜界面现象有关,根据膜及装置实际测定。 如果A、B两种物质在原液中的浓度为CA、CB;在扩散液中的浓度为C┭、C勴;则分离系数Se为: 如果Se=1,说明只有扩散,没有分离;Se值越大,表示分离越。 扩散渗析的效果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原液的成分、浓度,操作条件(温度、流速等),隔板型式等。